◎作者:田家青◎出版:三聯書店◎此書將於5月25日出版發行
  導讀:今年五月二十五日是王世襄先生誕辰百年,作者田家青作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的入室弟子,從游王世襄先生三十餘年,親炙其深厚學養和大家風範。所記皆為第一手材料,文字流暢易讀,京腔韻味濃郁,人物刻畫靈動,幽默筆觸中浸出深厚情意。書中所載三十餘年來王世襄夫婦雍容達觀的處世境界,以及生活點滴中所流露之美學趣味和獨到見解,都讓人印象深刻,回味不已。
  我跟隨王先生這麼多年,慢慢品味出,最難的是學會看人,這比學會看東西要難得多,也重要得多
  陳夢家先生是中國一代著名的歷史學者和傑出的收藏家,“文革”初遭迫害而自殺。王世襄先生介紹我認識了他的夫人趙蘿蕤女士。陳夢家先生以收藏明式傢具和古漆器而聞名,“文革”後退還家中的有四十多件明清傢具(現在大部分都已入藏上海博物館)。有一段時間,我在趙蘿蕤女士那裡對這批傢具做了仔細的研究,並對其做了細緻的保養。例如,那把著名的黃花梨大交椅,據其“鐵鋄銀”飾件,應是可以證明為罕見。但當時因為房子漏雨,磚地潮濕,交椅上的鐵活飾件鏽蝕得很厲害。我為其上了幾遍核桃油,方得以保存下來,可謂萬幸。
  趙蘿蕤教授當時已年過七旬,她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,上世紀八十年代,獲得芝加哥大學授予的終身成就獎,是該校最高的學術榮譽獎,她也是歷來畢業於芝大的中國人中至她那個年代唯一獲得此獎的人。她是北京大學著名教授,專攻“英美文學”,是中國西方文學研究領域第一流的學者和翻譯家,能和她交往,不僅專業上收穫頗豐,也增加很多見識。巧合的是,她與我愛好相同,也喜歡古典音樂。每天上午十點多的時候,只要天氣好,她就會在她的小院兒里一邊走圈散步,一邊聽古典音樂。我們因此很能說到一塊兒,一起探討音樂。
  一九九二年,我還幫她從當時美國古典傢具研究會那裡買來並帶到北京(那時音像製品進口是很受限制的)一套亨德爾的唱片。有意思的是,她喜歡的是德奧晚期的音樂,像馬勒、布魯克納等作曲家的作品,而對柴科夫斯基的作品,不僅不喜歡,反而極其厭惡,說起來還挺極端的,她認為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過分矯揉造作。
  當時趙蘿蕤女士也在指導研究生,每周會有研究生來,聽她輔導論文,我也可以在旁邊蹭聽。學生走了以後,我還可以接著跟她聊。由此看來,我比她的研究生待遇還高。從她那裡,我瞭解了很多陳夢家先生的故事。比如,她說陳夢家是一個極其神奇的人,沒有得過任何疾病,一輩子連個感冒發燒都沒有過。如果說他身上哪兒有一點毛病,那也就是脊背上長過一顆小粉瘤,手術切除後,就成“完人”了。那麼好的身體,那麼有成就,本可做更多貢獻,受迫害英年早逝,真可惜!當然,她更多的是講述從宏觀角度對藝術品的鑒賞方法。陳夢家先生的收藏和研究範圍包括從遠古到近代,他對中國的歷史和藝術品有獨特的理解,她自然也受到他潛移默化的熏陶。跟趙蘿蕤女士的接談交往,是非常令人愉快的。她留學美國多年,又有著非常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,待人隨和,但遇到正事又是一個極其認真和較勁的人。她所指導的北大博士生中,其中就有她堅決不予畢業通過的,後來聽知情人講,其實她帶的博士生,學業並不差,只是她要求太高,儘管學生與她私下關係很好,她卻能把學術和人情完全分開。與她這樣的人交往,對我做事的行為方式及態度,都有著很重要的啟迪和影響。
  此外王先生還引薦我認識了楊乃濟先生和傅熹年先生。從他們那不僅學到不少知識,例如如何快而準地查找檔案等等,而且還領悟了一些學習的方法,而他們的優良品格和作風也給了我很大的教益。
  在很早的時候,大概是在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間,王先生就很正式地介紹我認識了薩本介先生,我們從此便成了好朋友,直到現在。薩先生曾在榮寶齋收購現代和古代書畫,他從事書畫實踐,關註藝術理論,並以自己的方式賞析、品評藝術品。從他遒勁飄逸的書風中,可以讀出他的氣度和精神。同時他做事一板一眼,不張揚。我在和他的相處中,感悟到不少對藝術鑒賞精微處的體會,這是在別處學不來的。
  近年來,常有人說,“你真走運,跟王先生這麼多年,一定學了很多的知識。”其實,具體的文物藝術品的鑒賞知識,算不得什麼,任何人經過幾年的努力,下點兒工夫泡在古玩市場,就都能學會,且下的工夫越多,學到的就越多。而我跟隨王先生這麼多年,慢慢品味出,最難的是學會看人,這比學會看東西要難得多,也重要得多。
  如今回想起來,王先生對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影響,就在於讓我慢慢領悟到應該如何分清一個人的真實水準。很早的時候,他就開始不斷地向我講述他眼中的文化名人以及他們的成就。在他眼中,許多學問淵博、成就輝煌的人,直到現在都未能被賦予崇高的人文褒揚和應有的歷史地位。例如,如今一說起保護與研究中國古代建築,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梁思成、林徽因兩位先生,知道種種關於他們的故事,公認他們為里程碑式的人物。而王先生一直在營造學社工作,跟梁、林兩位先生非常熟悉,也十分尊重他們,也曾寫過紀念文章。但實際上,王先生明確地告訴我,在他心目中,朱啟鈐先生方是中國古建第一人。
  論其一生,從政,位至北洋政府代理國務總理;袁世凱授以上方銀鎬,蔣介石設宴款待,解放後周恩來總理為其祝壽;辦實業,為中國第一代民族資本大型綜合性企業中興公司董事長,雄資鉅萬;文化貢獻,創辦中國第一個博物館,即故宮博物院的前身“古物陳列所”;做了最早的近代城市規劃,開放中國第一處公園中山公園及天壇、北海、頤和園等為名勝風景區,留住了北京宮殿園林建築群的根脈;創立中國營造學社,推動並支持對中國古代建築及漆器、織繡、木器等古代工藝研究,是這些學術研究領域真正的奠基人、開拓者和卓越組織者。(連載八)  (原標題: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c80vcnq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